吴跃飞发明

追忆:十多年以前的科普创作

作者:吴跃飞

2014-12-27   2707次
 

某日,在进入中国知网查找参考文献创作毕业论文时,想起自已十多年以前曾写过农业科普文章的,试想是否记载在知网里?就以自己的名字为检索条件,检索了一下,居然发现在中国知网里还可以查找到自己名下的三十多篇在农村时业余创作的科普文章,内容大部分是农技、兽医、食品加工等领域,单位是“安化县乐安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

这些文章,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1995年至1998年,因为全部是自己用笔写就的,加上许多内容都是经过实验过的,所以一看到摘要,就感觉到十分地熟悉。

自己可能天生有一种梦想情怀,对世间任何事物有一种天生的探究欲望,身在农村,就喜好于对农业技术有一种偏爱性研究,在实践中得出结果后,又很想将这种结果公开来让大众受益。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每年订阅报刊杂志花销的费用上千元,为了赚回这笔费用,想通过创作科普文章赚稿费来冲抵书刊支出费用,和想通过写作这类文章来赚一些油盐钱——基于这种朴素的动机,加上自己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农技、动物科学、医药学、食品科学类的文章,感觉到创作一篇新的科普文章不是太难,只是因为当时没有电脑,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用笔写,写错字时,又得重新誉写,这需要花费时间,还真的能磨练人的耐心。

我依稀记得当时在《湖南农业》杂志发表一文章叫《豆腐高产十技巧》,得了四十多元稿费,当时我们乡下给人做工一天的工资是十元左右。

好象利用业余时间连续写了至少三年四年,在全国各地科普报刊杂志上发表了约数十篇文章,现能在中国知网上查得着的仅是其中部分文章。

那时,每看到自己一篇辛苦创作的文章变成铅字,收到样刊时,闻着油墨的芳香,只记得那种感觉好爽,可能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好有成就感”那个样子吧。

慢慢发现,自己靠卖文为生,不太现实,就完全放弃了这种创作,只是这几年的科普文章创作也给自己奠定了一种超能量:快速获得文献的能力;组织科技文字的能力,为日后轻松创作各种类型的文章夯实了基础。

人生就有这么奇怪,自己早年设计的人生之路往往没有走,而是经常鬼使神差般进入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行业。我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我在十年以前是一个标准的农民,深受毛爹爹思想中的“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用”影响,希望将永远过着陶渊明笔下的田居生活,根本没有想过要将法律当作谋生工具,可偏偏进入了法律这个行业。——自己时常问自己,这是怎么了呢?其实答案是:

主要是无人指点自己,获得的社会信息量太窄,对社会的视野仅集中在自然科学上,很少拓展社会科学方面的视野,犹如盲人骑瞎象般在社会上乱撞。。。。。。

也终于明白:圈子决定人生之路。

吴跃飞律师

20141227日于长沙市四方坪

 

您如果对我的部分科普论文感有兴趣,欢迎访问    http://www.wuyuefei.com/News.aspx?cid=19